首页>>资讯中心>> 正文
官商勾结的丑恶行径及其它
来源:搜狐 2017-07-04 13:09:55

  一一一 评王体文的长篇小说《圈子》

  作者 杨续平

  争权夺利,古今有之。最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拉帮结派、排除异己和诋毁別人。直白一点说,就是在用人方面,要尽量使用那些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形成自己的一个帮派、一股势力,这个帮派和势力,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关系网。当然,这个关系网的另一层意思,也可以泛称为:圈子。圈子有大有小,大一点的成百上千芸芸众生。而小一点的,那就是几个人或者十几个人、几十个人不等。在王体文创作的长篇小说《圈子》里,上得了档次的总共也就那么三五个人,虽说算不上大,但其势力却不可小觑。换一句话说,在他们当地,这些人甚至可以说是能呼风唤雨、一手遮天与上上下下的政府机构和平民百姓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联。我不是从政之人,不了解为官者为了获取个人利益而策划的那些所谓的敛财套路,和与此做出的相关牺牲。我以前总认为,当官就得为党效忠为民办事,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更是他们的本份。哪能时时事事地去研究什么金钱和美色呢?但自从我读了王体文创作的长篇小说《圈子》之后,我这才知道现实中原来还有不少为官者在变着手法中饱私囊。而且采取的手段恶劣、卑鄙、令人唾弃。比如在王体文的这部小说里、原六山区的副区长华淸和乡党委书记牛民,就是两个极其阴险、狡诈、无视党纪国法的不作为和乱作为者。这两个人,满嘴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的男盗女娼, 当面叫哥哥,背后摸家伙, 口口声声地打着为老百姓服务、为社会造福的愰子进行肮脏交易,颐指气使,作威作福,巧立名目, 阳奉阴违。看似道貌岸然,实则狼子野心。如果他们是两个女人,我定然会称他们是淸朝统制时期的一代女魔一一一 叶赫拉拉氏即慈禧太后。 而作为天利集团总裁的陈天利,则投机取巧,见缝就钻。这个可恶的商人,诡计多端,极善捕风捉影。并与华淸、牛民同流合乌、沆瀣一气,合谋牟利。以致在六山、在湖江乃至在南江市引出和上演了一件件令人发指和鄙视的政界风波和内外争斗。把党和人民赋于他们的权力亵渎成了一种随心所欲和肆无忌惮的敛财手段。也就是说,他们一方面依靠所谓的靠山和背景,拉拢和腐蚀那些老革命、老干部在背后给自己撑腰壮胆;而另一方面,又利用像村支书王桥那样的地头蛇和像兰九斤那种黑恶势力在前面为他们鸣锣开道,冲锋陷阵,打打杀杀;罪恶的黑手所到之处,两地的百姓生灵凃炭无不大受其害,有的甚至被弄得无家可归抑或命丧黄泉。而那些见风使舵、唯利是图的龌龊小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则奴颜屈膝讨好卖乖,有的甚至不顾人之廉耻投怀送抱,继而出卖自己的肉体。比如泉井村的妇女主任兰枣花与华淸的苟且,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当然,还有乡党委书记牛民与日本女人的淫乱、与情妇丁小娟的那些缠绵悱恻欲罢还休的这事那事,都无一例外地揭示和披露了现如今的贪官既想捞财又想贪色的无耻本性。

  金钱和女人,一直是我们这个社会的腐败之源。它像一种极为顽固的疮痍,滋生和分泌出大量的有害细菌。这些带着病毒的细菌,无时不刻地在观望和吞噬着当权派们原本健康的肌体,使他们的灵魂一步一步地发生蜕变、发生扭曲; 他们做人的道德标准和行为操守,也一步一步地被这些毒素所瓦解、所剥蚀,所氧化,使他们丧失了起码的人之尊严继而跌进金钱和美色的泥淖而不能自拔; 当然,这些无处不在花枝招展的“毒素”,在玷污他们心灵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身心的愉悦和美好的享受:以致他们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是属于他们管辖的范围,都有人陪吃、陪玩、陪睡。都有掌声笑声欢呼声。也不用花自己的一分钱;出门有小车送,进门有众人接,钞票一扎一扎地直往他们皮包里塞,往他们的卡里打。鞍前马后有人服侍。家里每逄喜事丧事送礼者络绎不绝。这种所谓的特权,随着他们日渐鼓胀的口袋和花天酒地的享受,理所当然地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已根深蒂固,并像添加了醇母的食品一样开始发酵。从而使他们的私欲更加地膨胀,更加地贪婪和更加地丧心病狂! 但他们以身试法的下场却是可悲和可耻的。比如在《圈子》中王体文最后写到牛民的跳江、陈天利逃到国外最终被抓而遭到谴返以及华清在开会时被省纪委专案组带走的那些场景,就充分证明了法律的威慑和不屈。当然小说中犟脑壳的血泪控诉,孔斯文捜集的大量的铁的事实证据,泉井村妇女主任兰枣花在无奈之下的检举揭发,也无一不是对华淸、牛民和陈天利等这些大小贪官和不法之徒贪污腐化的有力抨击!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今社会腐败之风的猖獗盛行和党和政府对惩治腐败的决心以及人民对腐败的切肤之痛! 同时也说明王体文在写这部小说时的落笔点是对的:这就是任何贪官以权谋私鱼肉百姓,其结果必定是始乱终报玩火自焚!更体现出作者思想素质的高洁与厚重:他揭露腐败,说明他憎恨腐败;他写反腐题材的小说,说明他立场坚定,做人讲原则。执行和维护党纪法规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这其实也是一个作家起码的文化涵养和行为准则。作家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他也是社会的一分子,所见所闻也来自于社会。但作家又不同于一般人,对于损害党的形象和人民利益的丑恶行为,他得拿起笔来做刀枪,得以正义之躯予以竖决的揭露和抨击!但这一点也不是每个作家都能做到的。王体文写的《圈子》很多人都看过,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我个人还是很喜欢他这部小说的主题和创作风格的,也佩服他的胆量。因为没有胆量或胆量不大的人是不会去涉及这种极为敏感让人神经紧绷的话题的。当然,敢写还只是一个方面,倘若把它写出一定的层次抑或写出一定的高度和深度还得有丰富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学涵养。文学不是生活的照搬,不是像吃馒头、喝稀饭那么枯燥、简单。文学是艺木的化身,有着春风和暖阳一样的灵动和隽永;文学亦能捺拨人心,能让人振奋、孜孜向前。我个人觉得王体文在这方面是很见功底的。因为在《圈子》这部小说里,无论是从语言的结构,情节的铺设,人物的刻画或是场面的构筑都显得十分的真实和活泛,都是在围绕一条主线把其中的人物、事件、矛盾冲突和心理变化等有形或无形的纠葛和爭斗像抖包袱似的逐一向读者抖了出来。不凌乱、不牵强、不草率。严丝合缝,认认真真,一丝不苟。文中有的语句甚至写得就像“打油诗”,不仅朗朗上口,而且十分押韵。比如“春雷一声响,来了开发商。家家都拆迁,孔家也遭殃!” 还有像什么“桌子一挪,麻将一搓,鸡子一宰,渔网一拖。”“春捞茶叶夏捞瓜,秋捞橘子和黄花,冬天捞的是摆尾巴。一年四季都不差”等等。脍炙人口,韵味十足。仿佛山中的流泉,清丽而又不失婉约,质朴而又不失诙谐。隐喻巧妙,自成一体。但对于王体文写的这种贪腐题材的小说,毫不隐瞒地说我身边的朋友还是有些争议的。其中也不乏骂声。还有的人甚至说他这是在给社会主义抹黑、给我们的党抹黑。其实说这些话的人也不外乎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对这个小说的主题感觉太直面社会了, 有那么一点“谈腐色变”抑或心惊肉跳之感,生怕涉及这个话题会引火上身,尤其是那些还在掌握朝政大权的为官者,不说看一眼这样的小说,就是听到“腐败”二字,也会杯弓蛇影风声鹤唳,唯恐自己陷进去而躲避不及; 二是现实中确有不少人对反腐持有异议,( 也有持中立的,既不反对也不赞成) 认为适当的腐败一下对社会还是有利的。 时下不是流行这样一句“没有腐败,就没有买卖”的话吗?当然,还有另一句话叫做“会做的赶不上会说的,会说的赶不上会送的。” 所谓送,指的当然是送钱送物。在某种情况下,送,还真能起到作用。这种情况按说也不是什么秘密之事,大家早已司空见惯。但它的好处是有的:即通过权钱交易,就能拿到项目,就可以让企业活起来,让很多的人有事做、有钱赚。但反腐也没错,这是个大方向,是个总纲,更是凝聚党心民心保证国家永不变色的大事。但它是个长远的事情,十年百年甚至一千年一万年能不能绝迹也未可知。而不是一朝一夕打几只老虎拍几只苍蝇就能解决掉的。王体文在这部小说里也阐明了这一点。更写了几个贪官的可耻下场。这使我想起陈毅元帅在建国初期说过的一句精典之语:“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一一一 这句话对于那些贪官来说,实在是一种警示!。至于有人说王体文写这种题材的小说“是在给社会主义抹黑给党抹黑”,我个人对此是不敢苟同的。社会的污点要不要揭露?贪腐行为要不要予以曝光?这是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不可否认,在现实中,我们确有一些作家在创作时只唱红脸不唱白脸,不敢把社会上的沉渣、把那种腐朽堕落并带有病毒的疥疮和那沖令人厌恶的腐臭之物客观地反映出来、影射出来。他们只一味地说好话、唱赞歌,还美其名曰地说他这是在“以正确的奧论导向在鼓舞人和引导人。” 但社会的弊端不说不写就能掩盖和抹杀过去吗?殊不知:伤囗不见阳光不会好。错误不去纠正还会错。把反面的人和事当成教材写出来,让它们“洗洗澡晒晒太阳”, 不是更能杀菌灭毒,更能让人警醒,从而更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么?当然,文学作品一经问世,孰是孰非向来多有争论, 正可谓:百家齐放,百家争鸣。但什么题材该写、什么题材不该写,却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和范本。但就我个人而言, 我是支持和提倡作家去涉猎这种反腐主题的, 我不但赞成他们去写, 而且我还觉得就目前的状况来说这类作品写得还太少太少, 还应该与时俱进地加大数量和加强力度! 而对于那些已经犯了罪的贪官,就得严惩,就得“杀鸡给猴看。”这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举措。亦是我泱泱中华的尊严、国威和法律的使然!这是不容玷污和侮辱的!绝对不能!也就是说我们在读《圈子》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学法懂法,在接受身理和心理上的洗礼,也可以说是在读人生的方向、人生的主体以及对社会的奉献、创造的价值与功名利禄的谁重谁轻和取向。

  总之,王体文是个有见识、有魄力且能写也会写的作家。能写,是说他在短短的三四年时间就先后出版了四部本长篇小说,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圈子》、《靑春野草》《金水一梦》和《春去春又来》;会写,则是说他写的东西时代感强,并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可读性,往深一点说,就是他写的作品耐人寻味,而且具有很强的艺术造诣和欣赏价值。且能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虽然他写的东西在我的朋友圈中多少有些杂音,感觉不那么协调。但就《圈子》这部小说而言,我的总体感觉还是很成功的。唯一欠妥的是作品中埋下的伏笔以及语言的精炼性还不够,还有待加强。其次就是个別人物的形象尚不明晰给人感觉有些模糊。这也是我对王体文创作的《圈子》这部小说的一点看法。“过之无以救,不及尚能补。”谈不上是什么意见,实属雾里看花。谨供参考。( 本文作者糸湖北电视台栏目编导)

  小说《圈子》作者简介:王体文,男,1954年出生。湖北省作协会员 。武汉市江夏区作协副主席。先后出版《青春野草》《圈子》《春去春又来》 《金水一梦》等多部长篇小说。字数达到300余万。小说以构思精妙,语言朴实流畅,故事性强,生活气息浓郁和风格独特而深受读者的喜爱。

关键词: 官商 行径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新闻报道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新闻报道网,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新闻报道网“。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新闻报道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1